关键词: 全国招教
心理学人物——埃里克森
生平简介
埃里克森是美国精神病学家,著名的发展心理学家和精神分析学家。他提出人格的社会心理发展理论,把心理的发展划分为八个阶段,指出每一阶段的特殊社会心理任务;并认为每一阶段都有一个特殊矛盾,矛盾的顺利解决是人格健康发展的前提。
人物思想考点
1.人格发展阶段论的基本内容
埃里克森认为人格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必须经历八个顺序不变的阶段,其中前五个阶段属于儿童成长和接受教育的时期。每一个阶段都有一个由生物学的成熟与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期望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所决定的发展危机,成功而合理地解决每个阶段的危机或冲突将促使个体形成积极的人格特征,有助于发展健全的人格,否则,个体就会形成消极的人格特征,导致人格向不健全的方向发展。
(1)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0—1.5岁)
本阶段的任务是发展对周围世界,尤其是对社会环境的基本态度,培养信任感,体验希望的实现。如果父母或照料者给予婴儿适当的、稳定的与不间断的关切、照顾,婴儿就会对父母产生一种信任感,认为这个世界是安全而可信赖的地方。这种对人、对环境的基本信任感是个体形成健康个性品质的基础,是其以后各个时期发展的基础,尤其是其青年时期发展同一性的基础。
(2)自主感对羞怯感(1.5—3岁)
本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自主性,体验意志的实现。这一时期,儿童掌握了大量的技能,如爬、走、说话等。更重要的是他们学会了怎样坚持或放弃,也就是说儿童开始“有意识”地决定做什么或不做什么。儿童开始了自主感,他们坚持自己的进食、排泄方式,所以训练良好的习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时孩子会反复应用“我”“我们”“不”来反抗外界控制,而父母决不能听之任之、放任自流,这将不利于儿童的社会化。反之,若过分严厉,又会伤害儿童自主感和自我控制能力。
(3)主动感对内疚感(3—6岁)
本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主动性,体验目的的实现。由于身体活动能力和语言的发展,儿童有可能把活动范围扩展到家庭之外。儿童喜欢尝试探索环境,承担并学习掌握新的任务。此时,如果父母或教师对儿童的建议给予适当的鼓励或妥善的处理,则儿童不仅发展了主动性,还能培养明辨是非的道德感。反之,如果父母对儿童的问题感到不耐烦或嘲笑儿童的活动,儿童就会产生内疚感。
(4)勤奋感对自卑感(6—12岁)
本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勤奋感,体验能力的实现。这一阶段的儿童都应在学校接受教育,学校是训练儿童适应社会、掌握今后生活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的地方。如果他们能顺利地完成所学课程及由此带来的长辈的认可和赞许,他们就会获得勤奋感,这会使他们在今后的独立生活和承担工作任务中充满信心。反之,就会产生自卑。
(5)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岁)
本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自我同一性,体验忠诚的实现。青少年在为解决“我是谁”的问题做心理斗争,即随着他们把参考对象从父母转向同伴,他们需要知道自己与同伴是怎样的相同,同时又与其他任何人有着独特的不同。
自我同一性是指个体组织自己的动机、能力、信仰及活动经验而形成的有关自我的一致性形象。自我同一性的形成要求谨慎的选择和决策,尤其体现在职业定向、性别角色分化等方面。如果青少年不能整合这些方面和各种选择,或者根本无法在其中进行选择,就会导致角色混乱。
(6)亲密感对孤独感(18—30岁)
本阶段的发展任务是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体验爱情的实现。这是人们解决婚姻问题和过早期家庭生活的时期。过去所达到的同一性加上这个阶段(从事工作,从事生产活动)的特点,就出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新关系:乐于与人交往,建立友谊,分享苦乐,而在其中又不失掉自己。如果一个人不能在朋友之间、夫妻之间建立一种友爱关系,他就会产生孤独感,而不会有与人分享苦乐、互相关心这样的感情。
(7)繁殖感对停滞感(30—60岁)
本阶段的任务是获得繁殖感,避免停滞感,体验关怀的实现。这是人成家立业的阶段。如果个人事业成功,能够关怀下一代,造福社会,尽到做父母的责任,就会获得充沛感。反之,就会陷入自我专注的状态,颓废、迟滞、以私利和自娱为怀。
(8)自我整合对悲观绝望(60岁以后)
这一阶段的发展任务是获得完善感,避免失望感,体验智慧的实现。这是个人一生主要努力趋近完成的时期。一个经过了信任、自主、主动、勤奋、统一、亲密与充沛感等健全的人格者,进入老年期就会有一种完善感,不悔恨当初,认为自己为社会尽了力,对来日不多也不怀恐惧。相反,那些过去失去了很多好机会的人,这时会悔恨,但要重新开始却又年迈无力,从而产生一种绝望感。
2.人格发展阶段论的教育意义
埃里克森理论的教育意义十分突出。它指明了每个发展阶段的任务,并给出了解决危机、完成任务的具体教育方法,有助于教师理解不同发展阶段的儿童所面临的冲突类型,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因势利导,对症下药。
小学儿童所面临的主要危机是“勤奋与自卑”之间的冲突,教师应该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勤奋精神,应多给予鼓励和肯定,少给予批评,使其充分体验努力带来的快乐。
中学阶段儿童主要面临的危机是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教师应当给予学生足够的宽容,允许学生对未来进行不同的规划,鼓励其进行多种尝试。
常考习题
1.(单选)根据埃里克森的社会化发展理论,12—18岁的个体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 )。
A.角色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B.主动感对内疚感
C.勤奋感对自卑感
D.友爱亲密对孤独
【答案】A
2.(单选)按照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培养儿童信任感的最佳时间是( )。
A.0—1.5岁
B.2—3岁
C.6—12岁
D.12—18岁
【答案】A
2025年教师招聘官方微信客服
>微信长按识别左侧二维码,添加
客服老师微信领取
登录下载附件
二维码失效
请点击刷新
微信扫码登录下载附件
微信识别下方二维码,即可添加
山香官方微信客服
微信长安识别添加
获取1对 1备考指导服务
历年试题0元下载
6大学科,100套试题
学练结合,查漏补缺
测测你是否适合当老师
学历年龄分析,资格证书分析
报考地分析,历年考情分析
(c)2008-2025 招教网 ©版权所有